欢迎访问【《农村实用技术》】 今天是
《农村实用技术》
您现在的位置:杂志首页 >> 往期目录 >> 正文
往期目录

《农村实用技术》2020年02期

 浏览:27次
  • 《农村实用技术》2020年02期

     三农论坛

   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(1)黄倩倩
    江苏省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(4)李晓溪;夏雨航
   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研究(7)陈宇柔
    农村电商3.0:重构一个鲜活的新乡村(9)何莉;陈光炬;陆婷妹
    “互联网+”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运用分析(12)罗菊会
    农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防控(13)刘卫星
   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分析(15)周一帆;高春棋
    智慧农业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(16)段炼
    农业农村部《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》解读(18)孟飞虎
    农民工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调查(20)徐秩虎;卢振宇;闫悦;陈迎锋
    保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(22)杨红燕
    广西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影响因素探究——以广西某培训点为例(25)卢月;周静华;韦莹莹;何冰
    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(27)岳思佳
   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评估——基于DID模型的实证分析(29)郑佳美
    金融科技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(31)陈宇柔
  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——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(33)彭湘;李纯阳;范帅芳;郭小珊
    金融社保卡农村地区推广与应用研究——以江西省农村地区为例(34)孙敏娴
    农业科技推广中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研究(36)周汝莲
    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(37)龙江雨
  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(38)康永梅
   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(39)王元杰
    孟连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(40)杜刚
    玉林市野生稻保护区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与发展研究(41)林锋;江虹锐
    新时期促进我国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(42)刘颖
    实用技术
    恩施山区魔芋栽培技术要点(44)吴卓耕;王文希;邓楚洪;冉旭;无
    浅谈根用芥菜的绿色栽培以及种植技术(45)邱桂芝
   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(47)马永
    冷棚甜椒高产栽培技术(48)梁义忠;梁玉杰
    小麦绿色栽培技术初探(49)高正杰
    贡水白柚春季管理技术要点(50)蒋祥东;王文希;江泽
   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与推广对策略述(51)李红英
    鄂西南山区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要点(52)熊启华;王文希;王先锋;赖祥伟;熊锐刚
    关于高寒山区水稻高产栽培的实践探究(53)潘木生
    加强当前农作物苗期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建议(54)施成艳
    一种草莓采摘机的控制系统(55)荣绍光
    鄂东地区发展桃树种植促进乡村游(56)王军;庾君芳
    皖南地区发展黄山贡菊种植促进乡村游(58)马琪
    陕西关中地区发展葡萄种植助力乡村游(60)荆怀芳
    广西玉林地区豇豆品种露地栽培比较试验研究(62)刘红红;郑宇;覃金芳;潘勇;邹海霞
   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(63)王路永
    慈利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(65)杨红权
    浅谈微生物在肥料生产中的应用(67)王翠坚;刘斌
    宾川县葡萄白粉病综合防控技术(69)李翠梅
    有机肥种类与施用量对花椒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究(71)陈梅
    杨黄卷叶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(72)杨冰;张宏芳
   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及对策探讨(73)李政阳
    浅谈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(74)胡俊芳;李刚;董希磊
    推进高效环保农业发展中科学施肥的作用及路径分析(75)杨磊
    九寨沟火棘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(76)彭振中;谢富国
    绥江中低产田地资源评价(77)范贤超
    富源县农机深松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(79)段春梅
    浅析微生物制剂对农业土壤改良的作用(81)朱晓琳
    巢湖市稻渔虾综合种养案例浅析(82)赵慧敏;王慧
    精准扶贫
    基于国内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问题研究——以上杭古田老古农新模式运用为例(84)步会敏;王佳慧
  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(86)赵双庆;吕冰彬;郜清雯
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投入现状研究——以雅安市为例(88)蒋荣佳;李思璇
   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(90)张婉新
    永春非遗研学旅行的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(92)杨璐歌;傅佳琪;黄俊毅
    乡村振兴战略下泉州市农村“三资”管理问题探究(94)黄思萍
    精准扶贫与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反贫有效途径简析(96)陈镜羽
   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民族地区脱贫探析(98)刘璐璐
    乡村振兴视阈下我国农村厕所改革长效机制建设的困惑及应对——以江西省乐平市为例(100)李嫣;费梦婷;包晴;余鹏程;张宁
    基于稀缺理论探究农村贫困大学生如何找到好工作(102)闵嘉强
    经营管理
    社区O2O生鲜电商供应链优化问题的研究(104)朱宣怡
    传统手工艺品“双效益”电商平台构建研究(106)胡兰;陈权;周相伶;王紫微;廖雯
    “茶次方”APP——互联网+自媒体传播茶文化的创新设计(108)缪灵
    崇仁县涉农贷款的满意度分析——基于普惠金融的视角(110)陈彦均
    家庭农场土地细碎化治理思路和实现路径浅析(112)刘福
    解析乡镇科技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(113)许长虹
    多元模式下的康养产业发展趋势分析——基于养老、康复、养生三方面(115)赵淑婧
    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网络使用行为的健康生活方式比较(117)孙凯;林巧明;何嫔艳
    浅析生态体验基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——以江西省项山甑地区为例(118)卢俊彦;张琪;彭慧琪;胡妤琴
   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方向(120)石林霞
    论茶与“一带一路”(121)赵晓婷
    阳曲县范庄村发展“一村一品”可持续发展的建议(123)苏晋林
    基于电商背景下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思考(124)李苑羽
    河南省特色乡村小镇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(125)霍秀珍
    林业科学
    加强林业生产管理措施的探析(127)郭雪平;林继涛;孙鹏;王世斌
    滇中地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优势及建议(128)尹建华;严毅;陈金龙;常晓勇;杨维雄;胡云珠
   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(130)尹雷
    古浪县北部沙区治沙造林方案研究(131)杨福山
    杨树栽培技术及造林方法(133)刘科
    近自然森林经营和传统森林抚育的差异(134)金春生
   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探究(135)刘存良
    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浅析(137)孙靖
    柳树扦插育苗和造林技术的分析(138)丁琳
   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(139)徐淑荣
    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发展(141)薛华超;郭月红
    武夷山生态公益林巡护监管若干问题的探讨(142)李业坤
    谈阜新地区文冠果低产林改造(144)朱鸣明
    植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探讨(145)王利民
    玉林市重要生态区域林相改造树种研究(146)陈梓贵
    山区林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探析(148)娄敏
    贵港港南区林下中药材种植优势与发展对策(149)蒋顺红;李钰婷;石方刚;王爱勤
    西部高寒区节约型园林植物的选择研究(152)白暄;姜娜
    杉木栽培与抚育技术(154)陈云
   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探究(156)袁玉贵
   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(157)方生
    彩叶树种——国王枫及繁殖技术(158)宗志强;艾合买提江·买买提;范晓荣
    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和技术体系完善措施浅析(159)林晓飞
    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出路分析(160)徐东升
    村镇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(161)赵恬欣;姜雄彪
    林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(164)娄敏
    修剪技术在园林植物保护管理中的应用(165)游文茂
    资源环境
    仙游县1308号台风暴雨订正预报(167)庄革富;郑建伟;杨明灿
    国土资源绿化会计核算的构想分析(168)任保平
    畜禽养殖场存在的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(170)王景亮
    高速公路的绿植选择及养护设计(171)史生慧
    影响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(173)张能胜;曹顶富
    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注意事项浅析(174)陈芳
    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管理技术分析(175)李景明
    试论基于生态设计理念下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(177)崔瑾
   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(178)姜婧
    浅析公共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洞庭湖环境治理(180)陈果
    关于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讨(183)贾钰蓉
   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(184)叶旭
   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(186)公淇
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传统村落的动态保护机制及政策支持研究——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(187)范帅芳;屈婷婷;符铃琳;龚轩
  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重构(188)刘蕊
    基于按效付费数据采购方式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模式分析(190)黄娟;袁雷;卫二兵
    探讨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技术(191)李松
    “抗疫情,助生产”云南科技特派员在行动
     

    发布日期:2020-09-11